十岁生日那天,我收到一份生日礼物-《童年》,作者是我早已听说过的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。我如获至宝,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了起来,故事情节曲折生动,我完全被吸引,半天时间我就看完了。妈妈不相信地问我:“看完了,有何感想?”我说:“高尔基的童年太惨了,太惨了。”妈妈再问:“还有呢?”我摇摇头。妈妈耐心地启发我,看书不能囫囵吞枣,要明白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,告诉人们什么道理。 我重新拿起书从序言开始,每一个句子,每一个段落细细品读。高尔基早年丧父,从小寄居在外祖父家,常常无端遭到责打。外祖父脾气古怪,喜怒无常,经常毒打亲人;两个舅舅自私,粗野,为了争夺家产勾心斗角;外祖母善良、乐观、勇敢,是高尔基童年生活中的一盏明灯。高尔基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侮辱并加害老长工,压死工人“小茨冈”,邻居凌辱穷人和残疾人,他就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已的童年。 每每读到高尔基受到外祖父鞭打时,我深深地同情他,心里很难过,我喜欢高尔基和外祖母相处的时光,他们讲故事,在厨房里开晚会,非常有趣。高尔基在沉重的生活面前不仅没有悲观失望,反而不断学习,热爱生活,这就是我要学习的啊! |
GMT+8, 2025-5-2 15:41 , Processed in 0.069588 second(s), 10 queries .